
主讲教师授课+学管老师辅导相结合
学管老师与主讲老师共同备课:共同设置课堂授课环节,包括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的设置等,上课期间课堂学管老师全程陪伴,实时答疑辅导,助力学生最大化吸收课上知识。
学管老师课前带领孩子们预习:课上面对面答疑辅导、课后批改孩子作业、与家长沟通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完成从集体学习到"矫正-反馈"的学习环节。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课后没人辅导了。
学管老师协助主讲教师完成授课任务
课前引导:学管老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为本讲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前测试: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温故知新。
课中引导:引导学生按照主讲老师的要求提问,讨论并以合适的方式向主讲老师反馈讨论结果。
出门考试:学管老师对课上要点及时检测,全部做对再出门,不留知识盲点。
课后作业:学管老师一对一作业批改,找出错误,纠正思路。
效果反馈:综合孩子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每个学生总结针对性学习报告。
很多学生依然苦恼于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成绩波动性很大,考试中常常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那么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毋庸置疑,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不管是成绩处于什么层次的学生,因为高考还没有考,就说明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你最终的成绩。因此在剩余的两个时间内,要求学生们科学的规划复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考之前,还有几次重要考试,可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也有学习计划,可是总是执行不下去,最终导致计划落空,如果继续“落空”下去,高考成绩势必受到影响,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且给了一些建议,可能有的学生也看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是有很多的问题。上周我在武汉见了一些优秀的学生,并且分析了一些试卷,觉得不管是重点中学的学生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情况:
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会利用时间,导致表面上他们没有时间可以利用,高三学得很辛苦,但是很多学生在做无用功。有的忽视基础,过于浮躁;有的眼高手低不去归纳和整理;有的盲目跟着老师走,吃“大锅饭”;等等。这样下去估计再给他们科学的建议,都无济于事,因为形成一种习惯了。很多学生考试之后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哪里都没有学好,于是重新制定计划,手忙脚乱的,到最后还是没有学好,北京高三学生一模之后就是这样的。如果说把自己所谓不足的地方,全部搬到计划中,那么这个计划执行下去,势必更加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就不要谈什么效率了。那么怎样制定计划才合理呢?我在这里给学生们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份完成的计划,应该是执行起来比较容易,并且马上取得实质性成果的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分成“有意计划”和“无意计划”。这是新的名词,我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们创的名词。对这个两个名词做一个解释:
有意计划:就是计划中有各项事情具体的执行时间、方案、达到什么效果等等。
高三是收获的季节,是拼搏的时刻,是痛并快乐着的生活;是生命中最美好最难忘的岁月;对于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来说,对高三充满着激情和期盼,充满着迷惘和疑惑。大干一场,用汗水和智慧迎接新的挑战和考验是所有高三人的志愿。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底气十足,信心百倍的走向考场,得心应手沉稳自如的应对高考,用理想成绩来实现心中梦想呢?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战。因此,面对新高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是再重要不过的了。下面是在总结2009年高中语文复习备考计划的基础上,给2010年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的一个复习备考的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轮复习要点:研究考纲,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分点落实
第一轮复习必读文献及阅读建议:
1.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此为教材复习提纲;
2.阅读《2009年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此为考点复习提纲;
第一轮复习时间:2009年8月——2010年2月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
复习内容及方法
考点落实
备注
2009年8-9月
教材梳理:
1、 修一至必修五(现代文部分)字词整理(扣住常见常用和容易读错容易写错容易误用);整理时注重知识体系、考点能力要求和做题方法;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与整理
2、 修一至必修五全部默写内容的整理;
3、 教材复习:1A选修《语言文字运用》六个专题,分为两大块:语言文字和语言表达
4、 语言表达与教材链接:
①写解说词(必修一专题三:谛听天籁;必修二专题二:和平的祈祷)
②写墓志铭;写简明报告(必修二专题二:和平的祈祷)
③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④写新闻评价(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等)
语言文字运用(一):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
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表达部分:
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7.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8.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