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了解孩子:面对面沟通,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完善测评
定制课程: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学科需求定制个性化辅导计划
针对性授课:资深教师根据孩子特点授课,专业团队贴身服务
成绩提升:抓住失分点,定期总结学习效果
一轮高考历史复习应该这样做
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应该力求做到全面、细致、系统、扎实。通过一轮复习,要依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起学科知识框架,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为二轮的专题复习夯实基础。
一、回归教材
高考历史中无法回避对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要依据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要点,逐点复习和整理教材知识,准确掌握学科内最基本、最常见的主干知识,在此基础上对考点进行深度挖掘,达到举一反三、纲举目张。在此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培养通史意识,使历史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1、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改革、人物这样的专门史体例编写的,但是一轮复习需要兼顾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总特征,所以需要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通史顺序进行复习,这与许多学生之前的学习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接触起来感觉通史复习有碎片化的感觉,知识点过于零碎而导致记忆困难。
2、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一单元复习结束后,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地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影响、过程、特点)。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历史知识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
以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为例:主干知识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四类,每类细节知识点在章节复习时已经过了一遍,直接填到框架结构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点。
二、构建知识网络
没有理解的历史知识是很难记住的,没有理解的知识更是无法应用的。目前的高考历史要求再认再现的历史知识,已经不会照搬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经过语言或者形式的转换,即使是选择题,也要经过分析、归纳、比较、综合等才能得出结论。这就要求不仅必须理解透彻基本知识点,比如重要历史概念、重要历史事件、重大历史结论等等,还应该善于去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那应该怎么做呢?
艺术生文化课复习技巧:轻松突破450分
一、调整心态
突然之间进入到高三紧张的复习状态中,心里难免会有一些紧张和焦虑,尤其是艺考生的学习任务量很大,如果一时很难接受,就很容易出现焦虑、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因此在这个时候,艺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复习心态,树立自己的学习信心,积极备考。
二、主抓基础
高考时的中档题和容易题几乎占到70%,所以对艺考生而言,应该将文化课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上。尤其专业考试结束后,使用《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在专业课集训的期间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进行文化课知识点的复习,拿出教材进行记忆,这样也能避免只学习一种学科时的枯燥。
三、主动做笔记
在进行文化课复习的时候,艺考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上有疑问和高考中的重点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这样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翻看,提升复习效率。
四、复习要有重点
语文
语文应以基础知识和作文为重点复习,阅读题部分以简单提问和难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为复习突破点。基础部分以记忆为主,通过练习熟悉基础知识;难题以老师讲经典题目的形式复习。
对于作文,建议多做练习,多看高考范文,同时选择一种文体中的一种写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数学
复习数学,首先心态要调正,不要贪多,给自己定好位。数学高考试卷有一半题是容易题,考生复习时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先短时间内复习一遍基础知识,总结教材的基础知识,总结完后再进行总结压缩,构成知识网络。
做题时,题型要全面,多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题,对于难题要勇于放弃,把主要精力放到主干知识的训练上。
英语
英语知识点比较零碎,复习时应着重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多记单词,回归课本。答题时应规范过程、规范作答、规范书写,做到会做的题都做对、做好。
一定不能放弃听力和作文的训练,这两块反而是提升空间最大的,作文也应该多看范文,多套用作文模板进行写作,快速提升写作能力。
政史地
政史地3科知识点较多,而且较碎,短时间内很难复习完全部知识并掌握住,所以应该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首先,做5年高考题,做错没关系,一定要清楚自己错在哪,并且总结高考常考考点及方向是什么,这是需要复习的重点。对高考常考考点进行重点复习,通过多做题,多问老师等,力争快速掌握知识。最后,让自己的错题数量一次比一次少,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