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抗拒学习,不主动学习:孩子厌学,无法集中精神学习,贪玩,怎么办?
基础差,成绩低,需要帮助:在家遇到不会的问题,找不到人答疑解惑怎么办?
学校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忽视孩子个性化因素,老师没有精力照顾到孩子怎么办?
与父母缺乏有效沟通:父母对孩子学习的细节并不了解,孩子也不愿跟父母详细说怎么办?
戴氏精品堂学校老师有妙招,帮助家长孩子解决问题,提高成绩,不在盲目的学习。
高考“集结号” 为进入备战状态的学子支招
老师:吃透教材,夯实基础
对于备考生应该如何学习这一问题,东北育才中学原教学处主任陈锋表示,吃透教材是最重要的。
“其实说到底,高考就是考教材。所有的考题都不会脱离教材。所以,学生一定要吃透教材,牢牢把握住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多做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教材。
”她还建议学生在最后的三个月里,采用四轮复习法,锻炼记忆的能力,温故知新。
市实验中学原毕业班班主任李老师对这一看法也表示赞同。
“其实现在很多学生存在一种误区,就是只知道埋头做题,使用题海战术,而基础知识却往往被考生忽视了。
实际上,基础知识才是高分的基石,必须踏实地掌握。
我认为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科学的方法。题型的内容是可以变换的,但基础知识点是不变的,所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是根本。
学生应该留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基础知识,然后配合做题。在每一次测试练习中,适应高考的感觉,力争做到熟练解题。”
答题速度:以快为上
数学考试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5.5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至三分钟之内解决。
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一般,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时间分配为4:6。
立足中下题,力争高水平
平时做作业,都是按所有题目来完成的,但考试却不然,只有个别的同学能交满分卷,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都不允许多数学生去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