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让学习更加轻松,今天成都戴氏教育学校给大家带来了广元编导文化课补习中心,为文化成绩偏科的同学谋福利,全方位提供,学习不再难!
艺考生文化课备考秘诀
近年来高考的趋势是对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总分,个别专业还要看艺考生的单科成绩。原来许多专业不要数学成绩,现在各科成绩都很重要。即使这样,我们的高考群体中的艺考学生每年的人数还在上涨,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适合走艺考的道路的。
艺术考生真正对高考文化课的备考时间也就在100天上下。许多艺考学生在文化课复习阶段是非常刻苦认真的。有的考生能做到一天刻苦攻读14个小时以上。因此许多艺考生文化课的成绩是很喜人的。一些学生经过100天的努力,能够把文化课的成绩提高到540分上下,这个成绩是普通高考学生二本线的成绩。一些地区的高考历史平均分在46左右,艺考生努力了100多天,考到了70多分。
艺考生的高效复习和骄人的成绩取得是值得每一位高三老师和高三学生反思的。为什么有的艺考生能取得普通学生都不能取得的高分。他们成功的秘密在哪里?
1、明确的目标。专业课成绩出来以后,艺考生的目标很明确。央美清美就要求400到500多分,那就拼了。每个过了专业线的学生都对自己进行了学科,分析找到了学习的涨分点。这样的复习每一个目标都是明确的。所以普通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角度上,高考考前报志愿事实上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 有效的能力迁移。不管是学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播音主持,艺考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专业。长期的专业训练,培养了他们独特的专业素养。比如美术生的课堂笔记,经过几次整理以后就是很好的美术作品,各种颜色的标记,让他们的记忆把复杂的文字记忆变成了他们自己精通的图像记忆。舞蹈考生在记忆的时候特别强调动作记忆。许多复杂的概念原理都能转化为他们身体记忆的一个符号。学音乐的同学通过作词谱曲记忆历史地理政治的能力很强。这就告诉我们其实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学习在一定的高度上是相通的。艺考生专业成绩好的,文化课成绩也一定很好。这就告诉我们技能是可以转移的。艺考生独特的审美角度,也有利于他们对意境之美的领会。
3、非常努力的拼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起步晚,所以非常努力。许多同学要从小学初中的知识开始学习,所以都非常的刻苦认真。许多同学真正做到了拼搏100天。
但是艺考生在文化课复习阶段也面临许多问题,就是补习基础知识了和社会离远了,新闻都不看了。其实这样是不利于高考中新情境问题的处理的。
高考地理解题的基本思维框架
(告知信息“占全球、处于同一天、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等等)
第一步是画出剖面图
(2)第二步是找到0:00所在的经线
这样题目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6、地球公转类的题目——巧用“万能图”
方法一:快速浏览题肢,如果涉及到季节“三夏一冬选冬、三冬一夏选夏、遇到春秋不选”
方法二:画出万能图,找到对应点,兼看移动方向
7、航空发射基地的区位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良好的气象条件,风速小,晴天较多,大气透明度好;
(2)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
(3)人烟稀少,有建禁区的可能;
(4)最好接近赤道地区,因为纬度低,惯性离心力大且地转偏向小,航天器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节约燃料;
(5)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的要求;
(6)夜间发射,利于跟踪目标进行观察
8、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选择大题双管齐下
(5)人类活动——通过等温线的局部特殊情况来处理这类题型,80%选“市区”这个选项。
9、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出题边缘化
凡是涉及到这类题的时候,知识迁移快速移到“我国的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到中亚地区”和“青藏高原,进而推到其他地区的高原”标准论述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XX的积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
10、影响太阳幅射的因素:纬度+地形+光照
(1)纬度低,太阳幅射强;
(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幅射的削弱少;
(3)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11、影响降水的因素:
大气环流+地形+局部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
(1)大气环流:单一气压带(单一风带)或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2)地形:坡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形成凉爽的热带草原气候);
(3)局部下垫面:植被和部分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水偏多(如果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降雪,其中以冬季的日本西北部地区和冬季的美国五大湖沿岸最为突出)
(4)海陆位置:如果是大区域,离海近降水多,离海远降水少,如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是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
高考地理解题的基本思维框架
果是局部范围有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福建的东南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区地区就是一个特例)
(5)洋流: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6)人类活动:如人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等;
如在选择题中遇到“降雨”类的题目——秒杀之道
第一、看闭合状,找低压中心或气旋中心
第二、看凸起方向,找低压槽,通过“锋面气旋、西冷东暖、冷锋后暖锋前”这个技巧来处理。
第三、快速判断季节,是否与季风有关。
第四、快速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来判断大气一流的中影响因素。
这样,就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12、气候特征的描述:
气温+降水+组合(或分要素论述)
(1)气温特征的描述=气温大小+年变化幅度+日变化幅度
(2)降水特征的描述=降水量大小+年际分配+季节分配
【注】气候成因两种模式的分析
(1)地带性分布模式:太阳幅射+大气环流;
(2)非地带性分布模式:地形+洋流(识记三种气候的几个特殊性分布及其分析)
13、“风向”类的题目——四大思维,即可拯救
(1)读数字,就近“作垂线,伸手”即可得出
(2)看到纬线,快速画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3)准确定位东亚、东南亚、南亚三个地区,判断季节,明确四大风向及原因
(4)题目中有锋面,看符号凸向,快带画出箭头,即可得出答案。
14、全球三大环境问题——“全球化思维”培养
首先观察选项,看题肢中是否具有“全球性思维”的选项,有必选之,如果没有,根据情况而定
全球气候变暖
1.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2)人为原因:
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②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2.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3.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
高考地理解题的基本思维框架
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5、气象灾害类题型——两表定调
1.气象灾害
【方法技巧】
1.自然灾害的分布
(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灾情的大小与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防灾措施
(1)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
(2)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
16、凡是涉及到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性问题
(1)长江中下游的伏旱——(7、8两北雨茫茫,受副高控制,快速选之即可)
(2)华北春旱——(3、4、5,第一选气温,第二选雨带,最后选生产生活用水)
(3)台风、飓风、风暴潮——(夏秋季节,找圈圈,判断季节)
17、涉及到海水温度的题型秒杀技巧——“四高四低”
四高:低纬高,夏季高,暖流高,表层高,
四低:高纬低,冬季低,寒低,深层低。(由地理蹊补充)
18、涉及到海水盐度的题型秒杀技巧——四看法
(1)看纬度——蒸发量和降水量
(2)看海拔——结冰和融冰
(3)看洋流——暖高寒低
(4)看河流——淡化
19、渔场区位——四地一指向
温带海区、浅海大陆架、洋流、河口处,一指向:丰富的饵料、营养物质和盐类
20、盐场区位
含盐量、水质+地形+天气情况
21、洋流分布
看纬度,东西岸相反
22、洋流与等温线的结合
凸向即流向
23、涉及到洋流类考题的题眼
气温、降水、盐度、渔场、性质定南北半球、季节和顺水、逆水等
如何弥补文化课短板
要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几十个人用一套复习方案与一个人用一套复习方案所达到的效果有着云泥之别。戴氏教育通过辅前精准测评,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了适合的复习方案:从薄弱知识点巩固到知识运用拓展,从解题技巧到解题思维模式,从课上知识点讲解到课后作业落实是契合学生个人情况的!
要效果明显的复习模式:一个老师给几个学生上课的课堂效率是一个老师给几十个学生上课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时间紧且任务重,课堂效率非常重要。而戴氏教育专为学考生打造的一对一文化课辅导以及2-6人全托小班辅导,是能在短时间内大化课堂效率的两种复习模式!
要专业负责的复习指导:面对复习困惑,学校的老师是否能够给你有用的建议:各个学科到底该怎么去复习?遇到不熟练的知识点只能死记硬背?除了刷题,还有没有更加有效的方法?......现在,学生们需要的不是“这个知识点你必须掌握”,而是“这个知识点你可以这样去掌握”。
要管理严谨的复习机构:戴氏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涨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变得更好。每位学生在戴氏的课上和课后都有专门的老师管理,绝不会出现孩子无人管的情况!真正为学生着想的机构,从来不怕被比较和质疑!
艺体生如何选择文化培训机构?
对于每年选择艺术方向的高三学生来说,其实也就是选择了一条比纯文化生更为艰辛的人生道路。在很多人眼里有这样一个误区:艺术生相对于文化生来说,升学压力要小得多,考试压力也小得多。换句话说,在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师眼里,选择艺术学习就是一条上大学的捷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今的“艺考”真的不再“易考”。据本人从事艺术生文化培训10年的教学经验而言,其实艺术生比纯文化生升学和考试压力更大。以我省(四川省)为例:每年参加艺术院校专业考试的考生一般稳定在76000人左右,其中美术专业考生约30000人;传媒专业考生人数约26000人;音乐舞蹈专业考生人数10000人。体育专业考生人数约5000人。
通过对每年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后最终的录取数据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下面的一组数据:报考人数的专业过关率每年基本维持在80--85%左右;在专业考试已经顺利过关的众多艺术生中,最终的本科录取率不到27%,很多专业特别优秀的考生最后只能选择一个一般的专科院校,这完全违背了这部分考生和家长的最初艺术本科院校的愿望。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简单---大多数艺术考生最终的文化考试分数未能达到自己心仪学校的录取分数,造成了学生与家庭在经济和时间上的双重损失!
有一位艺术家曾经说过:“没有文化底蕴支撑的艺术就是耍流氓”。文化课水平不行,进入大学后劲不足,无法很好的适应专业学习,也就难以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这里,我想发自肺腑的告诉各位艺术考生和家长---艺术生要比文化生更应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不要让文化课拖你的后腿!!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如何保证艺术生专业文化双上线”。相信今晚参加我们互动的家长对这一话题尤为关注。接下来,我将从以下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艺体生高考录取方式的变化近几年及艺术生本科录取率
2.艺体生艺考后是否万事大吉
3.艺术生专业集训后文化现状分析以及面临的3大尴尬
4.如何保证专业文化双上线---艺术生后期文化冲刺的方式
5.艺体生哪些情况可以选择回校补文化?
6.艺体生哪些情况哪些情况必须选择参加校外补习?
7.补习学校目前的状况?
8.怎样筛选补习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