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前放电影:带着学生回顾所学教学内容,及时查漏补缺。
三步一回头:及时复习所学过的知识点,加强记忆,巩固解题技巧和方法。
错题重现讲透错题:讲透错题,通过相似题练习加强巩固,总结升华解题方法。
课堂总结:教师对整个课堂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及总结。
复习旧题引入课程:教师在讲课之前,先让学生以听、写等活动方式复习旧知识。
及时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增强学生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讲授课程:新课讲解,边讲边练,每道例题进行方法总结并归纳。
布置三类作业:本节课的课后巩固练习+ .错题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
学生自编题:让学生利用变式、类比等方法出一 道小题,与教师共同探讨。
阶段性测试:对学生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教学行为进行阶段性总结与反思。
数学学习方法
三、作业。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初中补习数学学习指导。
一、课前预习指导
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种形式,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有许多学生意识不到预习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没有掌握最佳预习的方法与步骤,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一方面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想学”;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使学生“会学”。
二、课堂教学学习环节指导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表明:激起学生的疑问,能使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在教学中,还要鼓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出两类问题: 学会的问题提出来考同学; 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互相提问,能使学生触类旁通,强化思维的密度,增强思维的广度。
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师就要树立“不带知识走进学生,使学生在知识的园地里有自主的选择时空。在教学实践中,我交给学生两种“学习法”: 突然放松法,学生往往为了解决某一疑难问题而长时间连续思考,绞尽脑汁,却一无所获,由此影响后继的学习,在学习上产生心理障碍,久而久之,怕做作业,怕教师提问,厌学情绪等现象会接踵出现。面对这些的学生现象,或针对个别同学的学习心态,我引导他们去打球、去听音乐,尽情地放松后投入学习,有时使学习灵感伴随而来。既能解决当前的疑难问题,也为后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对核法,它是以一个需要解决问题的列表激发学生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以上问题的训练,使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本质关系有较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解题能力。
三、课后指导
对于课外作业,我在选编习题时常采用配置两个“题组”的办法。一是基础题,以数据简单,运算不繁,仿照例题为原则,只要学生掌握了当堂学过的知识点和例题解法,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类题主要面对中下学生,使这些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解决。二是提高题,以数字较大,运算较繁,综合性强为特点,借以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教师在布置练习时,把两组题都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根据当堂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灵活选择题组,也可以两组题交错选择,有时却只出现一个题组,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自由选做。这样课后作业向全班学生开放,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