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游生:查漏补缺的好时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上半学期埋下的坑一定要在寒假中填平!留到下学期?根本没时间也没有老师来指导!
利用假期查漏补缺,打好基础,才能稳步向上!
中等生:突破自我的好时机
作为尴尬的中等生,不进则退!保持现状?下游生一个寒假就能超过你!满足现状?开学竞争没优势!
抓住假期,成绩翻身,摆脱尴尬!
优等生:再上台阶的好时机
对于优等生来说,与名校的距离总是差那么一点,感觉不够稳。如果不及时补上差距,将会影响接下来的复习,甚至是考试的发挥。
寻找阻碍点,让成绩再上台阶!
数学学习方法
三、作业。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初中补习班生物学生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人身上长了“瘤子”即肿瘤。它是人体某个部位的细胞分裂、生长发生异常逐渐形成的。你是否观察到某些植物体也会产生“肿瘤”呢?如我们经常发现桐树或杨树等树干被羊啃了以后,过一段时间,在被啃处上方会有明显的块状突起,这种突起就是我们所说的肿瘤。 我曾做一个观察实验,诱发植物体出现“肿瘤”。在春、夏季,选取一根不离体的杨树(或桐树)枝条,粗细像手指即可,在其基部用刀环割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
过一段时间,伤口上部的树皮逐渐膨大,日子长了,慢慢地在伤口处就逐渐形成“肿瘤”,在植物学上称为“节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植物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有机物),靠茎运输到植物体其它部位,运输有机物靠韧皮部里的筛管,且叶、茎、根里的筛管是相连通的,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是上向下运输的。在木本植物有叶的枝上环割,把韧皮部里的筛管切断,切口的上部的叶所制造的养料,由于韧皮部里筛管的中断,向下运输受阻,切口的上侧就集聚了许多养料,这里的植物细胞分裂和生长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形成了节瘤。
我们知道,如果人的身上某一部位长了“瘤子”,此处的细胞生长失控,造成其器官功能异常,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如果树皮被羊啃了以后,植物体产生的养料不能向下运输,造成根部细胞得不到营养,时间久了,树就会枯死。然而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利用植物节瘤形成的原理,能使果树结大果,结甜果。例如,夏天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的下部,剥去一部分树皮,残留一部分形成层。经过这样处理的果树,由于有机养料不能向根部运输,集中供给正在发育的果实,当年可明显增产。
剥去部分树皮的支干,由于还残留着一部分形成层,它能够逐渐形成新的树皮,第二年仍可正常生长。 在秋季,我们收获豆科植物,如大豆、花生时,会发现它们的根部长有许多“根瘤”,“根瘤”里有根细菌,这些菌就像工厂里的化学反应器,从空气中吸取游离氮元素,并把它固定下来,为植物生长提供氮肥,人们把这种根瘤菌叫固氮菌。因此人们不需要给这类植物施加过多的氮肥,就可以满足其生命活动的需要。